首页 > 国宏报告 > 产业经济

向贵州学什么:战略眼光,宏大气魄和精准抉择

今年上半年,贵州经济增速在全国31个省市中十分突出,增幅超过10%。其中的原因,很多人说是因为贵州经济总量较小,增长空间较大,高速相对容易。实质是贵州找到了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大胆创新,自我改革,锐意进取,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探索出一条弯道超车的发展路径。

贵州与我国西部很多内陆省市有着相似的自然条件,地形复杂,资源丰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全国经济增速从高速回落到中高速的大环境下,贵州摆脱增长掣肘,逆势而上,其发展理念、产业选择、推进方式等,值得学习和总结,或许可以为其他仍在探索的西部和内陆省区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贵州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了大数据

路选对了,事半功倍。昔日贵州在大家眼中,是一个风景秀丽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当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贵州是致力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小步跟进?还是发挥后发优势,“无”中生“有”,另辟蹊径?贵州跳出传统思维方式,摆脱原有路径依赖,选择了发展新经济不可或缺的要素——大数据。现在看来,这个选择相当有战略眼光。首先,大数据是个新生事物,各地起步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可以不受现有基础制约。其次,大数据属于新经济资源型产业,适用性广,应用性强。更为重要的是,大数据是发展新经济的核心,它的根基是互联网,它的价值在云计算,所以,发展大数据必须发展互联网,必须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把互联网和云计算紧密结合在一起,发展大数据,带动了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为发展新经济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关键是什么?地方政府用什么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贵州?

大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是发展大数据的关键。贵州招商引资的高招,不是传统的土地税收优惠,而是各省区市想做但没做的“数据开放”。这些过去被垄断的数据资源开放,对国内外企业特别是网络信息企业极具吸引力。贵州搭建“云上贵州”系统平台,采取“用政府数据孵化政府应用、以政府应用带动企业应用、吸引更多企业汇聚云端”的发展战略,率先实现了省级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存储、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目前云端已聚集30个政府部门5万GB数据,开放了交通、工商、环保、食品安全、旅游等“20朵云”上百个数据目录。这些数据以前被各部门垄断,现在这些数字在互联网上阳光运行,企业可以免费申请到数据资源、云计算资源、网络资源用于产品研发,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创业风险和研发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大数据改变了政府部门的管理方式,推动部门间建立协调机制,地方政府向“小而有效”方向发展,看似政府权力削弱了,实际是更加公开透明了,企业发展环境更加公平公正了。

贵州大数据带动了哪些产业发展?大数据动了谁的奶酪?

大数据应用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产业关联度极高。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直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今年7月发布的第一批项目中,三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和两个大数据发展工程包总投资5600多亿元,含1100多个项目。贵州通过创建创业企业孵化平台和基础平台,应用于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形成大数据产业生态圈,有利于打破原有利益格局,改变市场分割传统模式,促进垄断资源对外开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例如,贵州“货车帮”为货主找车、为车主找货,避免车辆空驶乱跑,减少物流运营成本,改变了公路货运物流业态。贵州互联网医院,实行在线视频诊疗,解决百姓就医难题,开启了远程医疗模式。贵州还启动了“国内首个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大数据与金融投资市场”三个大数据基础平台建设,为“十三五”打造国家级大数据内容中心、大数据服务中心、大数据金融中心提供了保障。

贵州受人关注,不仅仅因为增长速度,而是确实做了实事,取得了实效。我们向贵州学什么?

一是学胆识。贵州发展告诉我们,只有相对落后的观念,没有绝对落后的省市,只要不走寻常路,敢为天下先,就有可能弯道取直,后来居上。

二是学气魄。贵州政府勇于自我改革,在全国率行实现省级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开放,表明了政府向“小而有效”方向转变的决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三是学智谋。贵州选择大数据,着力打造大数据基础平台,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成长发展提供了空间,培育了发展新经济的沃土。

四是学落实。贵州从2014年明确将大数据作为全省战略选择,2年多的时间,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体现了领导干部强大的执行力,真正让规划落地、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