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邮政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了《关于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布局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成30个左右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在全国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到2035年建成80个左右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国家邮政快递枢纽网络。国家邮政快递枢纽的建设,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现,是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举措,加快了快递组网和系统化提质增效降本的步伐,对整个行业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首先是对快递网络整合的影响。我国快递业规模突破万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快递和电商企业两个层面的网络化运作模式创新。尤其是近10多年来,我国邮政快递业高速发展,企业骨干网络初步建成并辐射全国,促进了干支配运行成本不断降低,为建设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奠定了基础。但随着快递规模的不断扩大,布局分散的企业网络已经不适应资源综合利用的需要,基于干支配网络一体化的快递枢纽节点资源整合利用迫在眉睫。2021年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完善邮政快递等基础设施网络,到2035年建设80个左右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正是在快递网络化运行基础上提出的网络设施整合发展方向。
其次是对快递运行效率的影响。我国快递规模扩张尽管营造了网络规模经济发展环境,但也凸显了整体网络成本降低的瓶颈。所谓营造网络规模经济发展环境,就是快递干支配业务规模依托枢纽节点进行归并,提升整体运行效率,降低综合成本的运行基础,快递企业生产效率日益提升也证明这种方向的正确性。所谓网络成本降低的瓶颈,则是分散的企业运行层级的网络,无法充分发挥快递的规模优势,导致企业在拥有网络的情况下无法获得网络规模经济效益,不得不进行不合理的价格竞争,进一步蚕食企业的合理利润,影响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不利于整个快递行业网络化转型升级和运行结构优化调整。建设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归并分散的企业级快递网络,培育干线快递公转铁、空转铁等,结构化降低干线快递运行成本,利用大运能干线快速运行,以提升运行效率和降低整体成本,无疑将极大改变快递发展模式和面貌。
再次是对生产生活布局的影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要“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全球集散分拨中心,支持各类主体有序布局海外流通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快递一头连着生产、一头牵着消费,国家邮政快递枢纽的加快建设,将为这种“牵手”提供规模化、网络化运行平台环境,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的节点和运行平台支撑,将有利于生产的优化布局,有利于消费服务的合理布局,并以网络规模经济效益促进生产、消费链接模式创新、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供快递组织创新支撑,使辐射国内国际的快递网络整合和效率提升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作者系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汪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