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英国就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投。之前,市场大多预计此次公投结果将与41年前的公投结果一样,英国仍将留在欧盟。但此次公投结果偏离了公众预期,最终脱欧派以51.9:48.1轻微胜出留欧派,英国决定退出欧盟。总体来看,中国并非此次事件的中心,受到的直接影响有限,但英国脱欧将对全球经济和政治产生巨大影响,中国也难以置身事外。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趋于恶化
受益于单一市场,英国和欧盟之间经贸往来密切。在贸易往来方面,2015年,英国对欧盟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为44%,来自欧盟的进口占其总进口的53%;在直接投资方面,欧盟吸收了英国五分之一的对外直接投资,欧盟对外投资中亦有15%投向英国;在劳动力流动方面,非英欧盟就业人员在2016年达到215万,在英国整体就业人口中的占比逐年提高,目前已经高达6.8%。英国脱欧,短期内双方都将付出巨大的调整成本,预计今年下半年和明年,英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速都将有所下滑,这将使得本已不太乐观的全球经济进一步蒙上阴影。
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5年,中欧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648亿美元,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4%,中国对欧盟贸易保持顺差将近1500亿美元,占中国整体贸易顺差的比重将近四分之一。其中,2015年,中英贸易总额为785亿美元,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约为2%,中国对英国贸易顺差为406亿美元,占中国整体贸易顺差的比重约为7%。欧盟和英国经济下滑,将损害中国对欧出口,恶化中国经济增长外部环境,使得稳增长压力进一步增大。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脱欧派的胜利虽然尚不能证明全球化出现逆转,但反映出金融危机后全球范围内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中国应当坚决推行结构改革,扩大内需,降低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
二、人民币国际化布局将受影响
伦敦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外汇和衍生品交易市场份额超过40%,与欧元相关的金融业务也集中在英国。约76%的欧洲对冲基金总部设在英国,欧盟国家74%的OTC衍生品交易在英国,欧盟55%的PE基金由总部设在英国的公司发起,欧洲养老金42%的资产来自英国,英国参与了欧盟国家35%的风险投资,90%的美国投资公司在欧洲的网点设在英国。英国脱离欧盟将促使与欧元相关的业务向欧元区内部转移,导致伦敦在欧洲统一大市场中的地位下滑,削弱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整体布局。
中英两国从2012年开始着力推进伦敦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建设,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两国央行于2013年6月签署总额为20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又在2015年将互换规模扩大至3500亿元人民币。2014年,英国政府成功发行30亿元人民币主权债券。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首度在伦敦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2016年6月,中国财政部在英国发行30亿元人民币国债,这是中国财政部首次在中国以外发行人民币国债。中英双方正在推动“沪伦通”可行性研究。伦敦在人民币国际化中扮演了越来越不可替代的角色,有助于我们推进人民币在整个欧洲的国际化进程。根据SWIFT统计,2016年4月伦敦在离岸人民币结算的市场份额为6.3%,已超越新加坡成为仅次于香港的全球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中心。一旦英国脱欧,人民币通过英国在欧洲推广的战略将大打折扣,这将显著增加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例如,中国可能需要在法兰克福、卢森堡等欧元区金融中心建立新的人民币离岸中心。
三、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加大
英国脱欧最先受到影响的当属金融市场。投票结果出来当日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全球股票市值单日损失2万亿美元,创下2007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英镑盘中跌幅超过11%,英国银行股和地产股股价大幅下跌;标普和惠誉于6月28日下调英国的信用评级。投资者纷纷抛售风险资产,买入美元和日元等安全资产。预计近期内,英镑和欧元将出现大幅度贬值,美元和日元作为避险货币,将大幅升值。在人民币“中间价+CFETS指数”现有汇率形成机制下,人民币若想保持CFETS指数稳定,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不得不贬值,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增加,资本外流压力加大。
但是,英国脱欧使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整体风险上升,美联储在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全球货币政策将整体趋于宽松,因此,人民币不会出现大幅贬值。中央银行可让人民币顺势贬值,缓解贬值压力,减缓资本外逃,促进对美国和日本等地区的出口。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和外汇管理局还应当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认真落实现有资本管制措施,防止因避险情绪上升而引起的大规模资本外逃。必要时可通过降准来释放流动性,对冲资本外流对国内货币市场造成的冲击。
四、打乱中国对欧投资战略布局
近年来,英国从中国吸引了大笔投资,2014年,中国对英国直接投资存量达128亿美元,占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存量的24%。英国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近5年,中国对英国直接投资以每年85%的速度增长,对英投资额占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总额的30%,英国已成为中国对欧直接投资第一大目的地。英国经济增速下降以及英镑贬值将导致中国在英国投资的资产缩水。而且,英国对中资企业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通过英国可以很容易的深入欧盟市场,退欧之后,英国在市场准入和服务贸易方面的优势将不复存在,中国企业不得不调整对英投资战略,中资企业需紧密关注英国与欧盟间贸易和投资相关协议商定情况,以便随机应变。
五、中国对欧战略空间会增大
在欧盟内部,英国一直是“亲中国”的支持者。在欧盟国家中,英国不仅第一个表态加入中国倡导设立的亚投行,也第一个支持在今年年底授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且支持欧盟与中国达成双边投资协定。去年,英国率先宣布申请以意向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亚投行,客观上就为众多西方国家申请加入亚投行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脱欧之后的英国在双边层面上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可能会显著加强,将更加依靠人民币来强化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位置,中英关系很可能延续近年的亲密态势。而在英国的竞争压力之下,欧洲在一些重要事项上也可能会对中国让步,例如,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中国对欧盟企业的收购问题等。因此,英国脱欧后,中国对欧战略空间将加大,政府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推动中英双边高水平自贸区谈判,加强中英在贸易、投资和金融等领域的合作。
六、美国对外事务话语权将上升
英国脱欧将极大削弱欧盟和英国在全球政治格局中的博弈力量,使得美国在全球贸易、经济及政治等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权进一步强化,美国将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政策意图,例如TTIP、TPP等以美国为主导的贸易自由化进程。特别是,英国脱欧可能产生消极的示范效应和连锁反应,使得欧盟面临分裂压力,一体化进程受阻,荷兰、法国、丹麦、意大利等欧盟国家的一些政客已纷纷表示希望就欧盟成员国身份举行公投。与此同时,英国内部也将面临分裂压力,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就表示,英国如果脱离欧盟,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将脱离英国加入欧盟。失去了欧盟作为制衡,中国对外关系中与美国的正面冲突难免会增多,应及早做好应对准备。另外,英国公投结果显示出全球民粹主义正在抬头,这无疑会加大美国下任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上台的概率,特朗普上台对全球化、全球金融市场、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应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