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宏报告 > 区域经济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研究(前言)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利用国土空间,是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需要长期研究探索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基础条件和面临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10-20年内我国人口规模将达到高峰,城镇化水平将步入高点,经济规模将再上新台阶,国土空间将承载规模更大、强度更高的经济活动。如何从全局和长远出发,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维护优良的生态环境事关我国十几亿人口的生存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011年,我所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研究"。这既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理论性很强的研究项目。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多次就研究提纲和内容征求专家的意见。为了比较全面地把握相关领域研究的情况,课题组首先对国土空间理论及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为深入研究国土空间格局奠定了基础。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力图增强课题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组分赴广西、福建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本研究着眼于我国未来二三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以中央政府对国土空间开发的宏观调控为基本视角,研究如何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如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如何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本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第一,深入分析我国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新形势,从理论层面对新形势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内涵、结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索;第二,对国外典型国家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为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供借鉴;第三,分析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演变、特征与问题,研究了我国产业、人口、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趋势;第四,面对新形势,立足现有的基础条件,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出发探索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组织框架与具体设想;第五,针对下一步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方向,提出了体制机制创新路径和政策建议。

  经过一年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观点。一是通过对我国产业、人口、城市空间格局发展趋势的计量分析,结合经济社会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方向。二是面对新形势,提出了包括开发区位、开发功能、开发强度和开发组织等国土空间开发新理念。三是从点线面耦合理念出发构建了我国国土开发空间体系,提出了打造发展轴、发展城市群、构建经济区、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路和设想。四是从中心城市势能及辐射带动范围出发,厘清了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区的概念及空间关系。五是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涉及的主要体制机制问题,如空间规划体系、财政转移支付、区域管治、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的建议。

  在本课题立项、中期验收以及最终成果验收过程中,宏观经济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的专家对课题研究思路、重点和研究方法都提出了十分宝贵的建议,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的专家给予了多方面支持。课题调研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广西发改委、福建发改委及其他部门的大力协助。在此,对各位专家的指导、课题组成员的合作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谢。

  本课题研究报告曾提交国务院领导和国家有关部门参阅,课题成果的部分观点先后在《经济学动态》、《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经贸导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南京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本课题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和2012年度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本书各章执笔人如下:

  第一章:肖金成、欧阳慧;第二章:劳承玉、欧阳慧;第三章:刘保奎;第四章:申兵、欧阳慧;第五章:孙久文、年猛、欧阳慧;第六章:欧阳慧;第七章:黄征学;第八章:汪阳红;第九章:刘保奎;第十章:肖金成;第十一章:刘保奎、肖金成、欧阳慧。全书由肖金成、欧阳慧进行结构设计和修改定稿。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我们虽然尽了很多心力,但与理想的成果还有很远的距离,有些内容还可以更深入,有些表述还有待进一步斟酌。由于能力所限、时间有限,不少缺憾只能留待在今后进一步研究。书中引用的观点、数据和资料,尽可能给予标注,但也难免有遗漏之处,如未予标注,还请谅解并希望与我们联系。对书中的缺点和错误希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研究》课题组

2014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