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宏报告 > 社会发展

逃离北上广深?且看三大信号!

逃离北上广深,已经从口头的宣泄,变成了实际的行动。对于职场新人来说,还不用着急逃,而是应该通过努力,与大都市的财富机会共同成长。而度过职场初级阶段以后,当出现三个信号时,逃与不逃,就需要认真地抉择了。

最新的房价数据一出炉,北上广深的“漂一族”又倒吸了一口凉气,赶忙查了查银行卡、支付宝、微信钱包的可用余额。不祥的预感冒了出来,房东不会又要涨房租吧?

各路专家一直在说,一线大城市的房价,已经很离谱了,没什么上涨空间了。我依稀记得,好几年以前,京城四大名嘴之一的周孝正老师,在一个电视节目上言辞激烈:北京的房价,一定会跌!也必须跌!否则,天理难容!

可是,我们很快就发现,老天的肚量,变得越来越大,竟然能容忍高得疯狂的房价继续猛涨。而有的城市,气量却越来越小,连本该享受义务教育的孩子,都要赶走。

房价和公共服务的双重挤压下,逃离北上广深,已经从口头的宣泄,变成了实际的行动。去年,上海的常住人口,就出现了三十多年来的首次下降,一下子减少了10万多人。

按照居住半年以上的口径来算,目前“北漂”和“深漂”各有800万,“沪漂”近1000万,“广漂”也有500万。加在一起,超过北欧五国的人口总和,相当于半个英国或者半个法国的人口。他们中的大多数,估计在短期内还会坚守。毕竟事业在这儿,朋友圈在这儿,家和感情寄托也在这儿。不过,有考虑换座城市、换个活法的,想必也不在少数。

职场新人,别急着逃。

如果您刚到这几座城市,开启职业生涯不久,逃离还不该是一个选项。人流密集的超级大都市,遍地是商业前景和财富机会,只要你脑子快、肯学习、能吃苦。

北京有个著名的交通枢纽地带,西直门。火车、轻轨、地铁、公交车、私家车,在此汇聚。20141228日以前,北京的地铁,买一张2元的单程票卡,随便坐几站都行。早高峰的时候,西直门地铁站前,会有黄牛,加价1元,卖单程票卡。

你肯定会奇怪,地铁票卡不是在售票窗口随便买的嘛,怎么还有黄牛呢?这个站点,每天有6万人进站,20多万人换乘。人爆多的时候,排队进站就要花费近20分钟。再排一次队买票卡,半个多小时就过去了。花1块钱,节省十几二十分钟,对于急着赶时间、忘了带一卡通的上班族,以及刚从火车站出来、还分不清方向的旅客,都是很划得来的。

简单算笔账,6万人中,5%需要买票卡,一张卡赚1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是9万块的净利润。利润率50%、年收入上百万的生意,就这么产生了。西直门还不是进站人数最多的车站呢!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大城市人口集聚形成的规模效应,是中小城市无法企及的。

然而,当您早就过了职业生涯的初级阶段,经过多年的打拼,却仍然没有买下属于自己的房产,也没有落户,逃离就变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选项。尤其是,以下三个信号出现时,可能真的需要着手拟定逃离计划了。

逃离信号之一:收入长期跑不赢房价。

二十郎当岁或是三十刚出头的时候,不买房好像还不要紧。对小伙子们来说,只要(准)丈母娘不反对,租房也挺好啊。而且房价那么奇葩,年纪轻轻买不起,大家都能理解。可人到中年,就完全不同了。原来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上有老下有小,仍然租住,你还能忍受房东每年至少一次的涨价吗?你还有精力跟中介斗智斗勇吗?你还能承受隔几年就搬一次家的浩大工程吗?

忽悠我们不用买房、租房也挺好的,都是什么人?“打工皇帝”唐骏,年薪在8位数以上。职业“毒舌”金星,每年租房的支出接近100万。他们就像那个众所周知的故事里,海滩上的富翁,整个后半生可以什么都不做,专心在那里晒太阳。当他们想买房子的时候,分分钟就能搞定。而我们普通人是渔夫,也可以躺在沙滩上,假装悠闲,却不敢、也不能任性地说:老子再也不出海打渔了!

所以,当你发现,薪水只够cover生活成本,根本攒不下钱来;或者,赚钱和攒钱的速度,明显赶不上房价,谈笑间,积蓄就变成了厕纸。那么,真该正儿八经地思考,是不是要逃了。

信号之二:公共服务变得不友好。

前一段时间,江苏和湖北的家长们很恼火,为了他们参加高考的孩子。北京和上海的家长们更寒心,为了他们还在上初中和小学的孩子。义务教育,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任何一名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本该依法得到无条件的保障。但是,原先主要按照户籍人口来配置的学位,与“漂二代”的就学需求,一直存在明显的缺口。

只要学位的供求缺口存在,就总要一套排队的办法,就总会有排不进来的孩子,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本地户籍加上本地住房,通常是第一梯队。离这两条标准越远,入学的希望就越渺茫。

很多人觉得这不合理,可是,有更合理的排法吗?不少人呼吁,取消对户口的要求。好吧,我们不妨设想一下,真的取消了,“漂二代”就能顺利入学吗?非但不能,就连本地户籍的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可能会失去录取机会。为什么?这可是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啊,谁不愿意把孩子送来?敞开了户口的大门,全国各地的“富二代”们,就要占领北上广深的学校了,哪里还有“漂二代”和本地“穷二代”的份儿!

建一所学校,需要通过规划、征地、工程建设等多个环节。北上广深寸土寸金,征一亩地就能惊天动地,难度是越来越大。即便校舍建好了,也不一定能及时批下来编制、招聘到足够的合格教师。

有的城市,会很努力地建学校、增学位,尽可能来满足入学需求。尽管要有一个过程,才能完全的满足,但至少说明,这个地方就是值得坚守的,因为她是包容的,是把城市的建设者当人看的。

可有的呢,阴谋阳谋齐上阵,一心一意来赶人。剥夺孩子的入学资格,只是一种手段。还有什么公交涨价啦,电动车限行啦。城市变得越来越不友好,你还要继续为它贡献青春吗?你受虐惯了,可孩子呢?一个连小学和初中都不欢迎“漂二代”的城市,可能给他们异地中考、异地高考的机会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要么努力攒钱、买房、落户、当一等公民,要么考虑用脚投票吧。

信号之三:资本的外溢正在发生。

有的行业,必须在特大城市发展,才有前途。郭德纲要是一直不到北京来说相声,德云社大概不会有今天这么火,也不会有人见人爱的小岳岳。北京的智库,总能摆出一副居庙堂之上的派头,散溢着指点江山的豪气;上海的教授寄语长三角,广州和深圳的专家畅谈泛珠三角,也都理直气壮。想象一下,《某县委党校学者谈如何选股》,你会去听么?金融业更是嫌贫爱富,对超级大都市的偏好,在全球都是一个样。考虑到股市里还深套着血汗钱的广大同胞,我就不多说了。

其实有更多的行业,在北上广深以外,发展得更好。土地供应没那么紧张,各方面的成本相对低,市场也有培育的空间。特别是,随着交通的大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关于时空的旧概念早被打破了。1997年,《经济学人》的高级编辑,弗朗西丝·凯恩克劳斯出版过一本书,题目就叫《距离之死》。

现在,从北京西站坐高铁,1小时20分钟就到达300公里以外的石家庄了。那儿的开发区里,从事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的人,有不少是从北京的亦庄搬过去的。沿着京广铁路继续南下2小时左右、400公里,郑州曾经闻名全国的亚细亚商场,风光不再。正在中原地区“参演”城市综合体“大戏”的,就有京城的老字号,王府井百货。再花上400块钱,抢到新郑机场到龙洞堡机场的三折机票。经过2个多小时、1300公里的飞行,到达贵阳后,随便一个咖啡馆里,都可能遇到以前在北京做大数据的工程师或程序员。

您所在的行业,如果很有发展潜力,并且正在从北上广深向外转移,那么,真的可以考虑跟着大资本一起跑,南征北战创一番事业。

最近,华为的搬迁被炒得沸沸扬扬。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资本家比劳动者精明多了。资本早就发生了外溢,人却似乎慢了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