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宏报告 > 运输经济

战略性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多式联运系统

在欧美发达国家,多式联运有特定指向,强调以集装箱为主的集装化运输,目的在于提高换装效率、降低衔接成本。我国经济有自身规律特点,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经济水平和运输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异,面临的形势要求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区别,更需注重多式联运与国家战略、区域与产业合作等方面的融合互动,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撑和引领。必须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特点、阶段特征和战略需要的多层级多式联运系统。 

围绕区域经济系统重构,打造引领战略空间拓展和产业联动的多式联运系统

转变依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引导国土开发和区域产业调整的传统思路,强化运输服务系统在引领战略空间拓展、关联产业协同中的关键作用。围绕经济新常态下国际、区域、城市群、城市、乡村等不同空间尺度的产业链分工、城镇带布局等要求,超前构建高度匹配、互动融合的多式联运服务系统。

一是围绕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构建,打造支撑引领国际产能深度合作和跨境要素畅捷流动的国际多式联运系统。既包括利用我国境内设施和组织网络构筑面向国际的多式联运系统,也包括利用境外战略支点和运行网络构筑对国际和国内双向辐射的国际多式联运系统。

二是围绕国内“四大板块”空间拓展,以“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为依托,构筑串接主要城市群,支撑引领产业梯度转移和内陆高地培育的跨区域多式联运系统。

三是围绕新型城镇化下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和集聚,构筑支撑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多式联运系统。

四是围绕区域中心城市,以提升城市整体运行效率为核心,构筑内外高效衔接的大城市多式联运系统。

五是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构筑广泛覆盖、有效服务广大农村地区的多式联运服务网络。

着眼运输衔接和促进生产消费,构筑能够拓展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多式联运系统

按照现代物流发展要求,围绕供应链上下游无缝衔接和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重点结合互联网经济下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以需求为导向,以高品质供给为核心,推进传统运输服务向现代物流服务转型,并向金融、信息、通关等增值服务拓展。加快构建与物流各环节高效对接、深度融合的多式联运系统,真正提供“一站托运、一次保险、一票到底”的全流程综合服务,以多式联运系统构建助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立足各种运输方式自身优势和合理分工,建设分类化、专业化、动态化的多式联运系统

坚持精准对接、高效匹配的原则,分类构建针对不同产业生产、区域消费流通需要的多样化、专业化多式联运系统,预留发展空间,及时动态调整。

一是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构建以集装箱为重点的集装化多式联运系统,重点推进国内集装箱多式联运,提升铁路、水路、航空的干线运输能力,加强公路“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集散效率,优化国内运输结构。

二是有序发展符合传统产业要求的大宗物资多式联运系统。

三是针对冷链、危险品等特殊货品,构建安全绿色的专业化多式联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