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西部陆海新通道确立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通道、连接“一带”与“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支撑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陆海贸易通道、促进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的综合运输通道。加快陆海新通道建设,对于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连接“一带”和“一路”的纽带作用,深化陆海双向开放,强化措施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
2013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6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绘就了谋篇布局的“大写意”。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提出面向未来,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一带一路”建设要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打造一批精品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东南亚地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区域,东盟与我国山水相连,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深化和落实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是这幅“工笔画”上的重要一笔。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将同各方继续努力,构建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引领,畅通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之间互联互通网络骨架,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联系与产业协作,将有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二、西部陆海新通道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与合作前景
2015年11月7日,我国和新加坡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加坡共和国关于建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提出“双方全力支持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发展”,即“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示范项目),将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技术作为重点合作领域。声明认为该项目以“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为主题,契合“一带一路”、西部大开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将成为一个高起点、高水平、创新型的示范性重点项目。在习近平总书记和新加坡李显龙总理共同见证下,双方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
2017年2月,示范项目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共建重庆向南经广西联通新加坡的贸易新通道,即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设想被提出。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2018年博鳌论坛期间,先后指出“希望双方建设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并在地区层面带动其他国家共同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和“加强‘一带一路’框架合作,继续打造好两国共建的南向通道,将‘一带’和‘一路’更好连接起来”。此后,南向通道被正式纳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合作框架。
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南向通道为基础,近年来重庆、广西等西部省(区、市)积极参与通道建设与运营,加强与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国家经贸合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明显实效。目前通道已形成我国西部地区至中南半岛的国际铁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和国际铁路联运三种物流模式。通道现有重庆、成都分别经贵阳、怀化、百色至北部湾港(钦州港、北海港、防城港港)三条铁路运输线路,实现集装箱班列每日开行,并与中欧班列保持有效衔接,2019年上半年,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1017列,同比增长203%。北部湾港已开通外贸航线24条,至新加坡班轮每周2班常态化运行,至香港班轮实现天天班,2019年上半年,北部湾港至香港、新加坡班轮共开行216班,同比增长13%。
三、西部陆海新通道聚焦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推动项目落实,开启共建“一带一路”新征程
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外贸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要求相比,既有通道仍存在交通运输瓶颈制约、物流成本偏高、竞争能力不强、缺乏有效产业支撑、通关便利化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亟需加强通道建设顶层设计,研究完善总体方案,明确各阶段发展目标,协调推进国际合作,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
西部陆海新通道将构建“主通道+重要枢纽+核心覆盖区+辐射延展带”的总体空间格局。主通道包括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通道沿线将着力打造一批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包括重庆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和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等。通道核心覆盖区包括贵阳、南宁、昆明、遵义、柳州等重要节点城市和物流枢纽及其直接辐射的西南地区等区域,要密切与主通道的联系。通道辐射延展带重点强化主通道与西北地区综合运输通道的衔接,联通兰州、西宁、乌鲁木齐、西安、银川等西北重要城市。同时,注重发挥西南地区传统出海口湛江港的作用,加强通道与长江经济带的衔接。
西部陆海新通道将按照2020、2025和2035三个时间节点推进相关项目与机制落地实施。
在运输通道建设方面,重点加快干线铁路与公路建设,提高通道运输能力;优化广西北部湾、海南洋浦港、广东湛江港等港口、港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推进港航设施建设;完善运输场站设施和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加强连接口岸交通建设,推动与境外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在物流设施建设方面,重点优化通道两端、沿线及陆路边境口岸等物流枢纽布局建设;整合国家示范物流园区、大型货运场站和铁路物流基地等存量物流设施,提高装备技术水平;依托重庆运营组织中心,联合其他枢纽节点,建设统一开放的通道公共信息平台,支持建设市场信息平台。
在提升通道运行与物流效率方面,以铁路班列、航运服务等为重点,加强物流运输组织,强化与中欧班列、长江航运衔接;深入开展通关改革与国际通关合作,推进跨境运输便利化;以企业为主体,以“一单制”为载体,以技术标准规范为支撑,提升多式联运效率和质量;打造专业化物流服务系统,积极发展特色物流。
陆海新通道还将着力发展培育通道经济、枢纽经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通道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此外,陆海新通道还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外合作机制。对外加强与周边国家协商合作,持续放宽外资准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带动相关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对内建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部门以及有关企业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支持重庆市牵头建立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协商解决区域合作有关事项。同时,还将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用地、财税、运价等支持政策,强化《规划》组织实施,做好宣传引导,共同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打造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