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凯恩斯主义----一种值得注意的经济学思潮》,载于《经济学动态》1987年第12期
2. 《罗伯特?克洛尔对经济学的贡献》,载于《世界经济》1991年第5期
3. 《中韩经贸关系现状与展望》,载于《经济纵横》1993年第11期
4. 《亚太地区贸易结构出现重大变化》,载于《经济日报》1994年1月19日
5.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兼论理性预期经济分析法》,载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6.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现状与发展前景》,载于《求是内部文稿》1994年第8期
7. 《美元仍将是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载于《经济日报》1995年7月31日
8. 《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载于《中国经济导报》1996年2月7日
9. 《欧盟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载于《经济日报》1997年8月11日
10. 《欧洲中央银行及其货币政策》,载于《宏观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11. 《近期美国经济发展趋势》,载于中共中央办公厅《综合与摘报》第81期,2000年6月3日
12. 《欧元的汇率走势与发展前景以及对调整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的建议》,载于国家计委《经济情况与建议》第13号,2000年6月20日
13. 《如何看待亚洲经济复苏中的新矛盾》,载于国办秘书局《信息参考》(120),2000年8月30日
14. 《欧元跌风再起的原因和前景》,载于国家计委《经济情况与建议》第34号,2000年9月25日
15. 《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及其影响》,载于国家计委《经济情况与建议》第35号,2000年9月29日
16. 《冷静看待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载于《瞭望》2001年1月1日第1期
17. 《密切注视2001年的世界经济形势》,载于国家计委《经济情况与建议》第2号,2001年1月21日
18. 《美国经济近期的衰退风险和中长期增长趋势》,载于《国家计委通讯》2001年第6期,2001年2月13日
19.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载于中共中央办公厅《综合与摘报》第16期,2001年4月3日
20.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其走势分析》,载于《国家计委通讯》2001年第29期,2001年6月4日
21. 《美国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载于中办秘书局《参阅资料》第100期,2001年12月29日,国办秘书局《信息参考》(154),2001年12月29日
22. 《2001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载于中办秘书局《参阅资料》第1期,2002年1月9日
23. 《2002年世界经济基本走势预测》,载于中办秘书局《参阅资料》第2期,2002年1月9日
24. 《日元贬值的原因及影响》,载于中办秘书局《参阅资料》第六期,2002年1月28日
25. 《阿根廷金融动荡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载于国家计委办公厅《计委信息》(148),专报国办,2002年2月25日
26. 《欧元的现状及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载于国家计委办公厅《计委信息》(151),专报国办,2002年2月26日
27. 《当前的美国经济形势及其复苏前景》,载于国家计委办公厅《计委信息》(194),报中办、国办、中财办,2002年3月11日
28.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其复苏前景》,载于国办秘书局《信息参考》(22),2002年4月10日
29. 《石油价格回升将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载于国家计委办公厅《计委信息》(363),报中办、国办、中财办,2002年5月8日
30.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载于国办秘书局《信息参考》2002年11月
31. 《国际局势变化对世界及我国经济的影响》,载于《宏观经济管理》2003年第4期
32. 《如何看待当前出现的全球通货紧缩趋势》,载于《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33. 《东亚经济复苏面临新挑战》,载于《国际金融报》2003年6月12日第3版
34.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我们的对策》,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1期
35. 《国际油价暴涨的原因、影响及对策》,载于《中国物价》2004年第10期
36. 《2004年世界经济形势及2005年展望》,载于《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37. 《世界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发展趋势》,载于《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4月18日
38. 《全球自由贸易区(FTA)发展态势与我国的FTA谈判进程》,载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2005年12月1日第75期
39. 《世界经济步入较快增长期,我应趋利避害》,载于《瞭望》2006年第1期
40.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及风险与建议》, 载于《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第3期
41. 《如何看待和应对全球经济失衡》, 载于《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42. 《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与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载于《中国金融》2006年第20期
43. 《全球性价格上涨的成因和对我国的影响》,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通稿),载于《人民日报》2008年1月29日第14版,《光明日报》2008年1月29日
44.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载于《中国金融》2009年第6期
45.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载于《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10期
46. 《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载于《中国金融》2010年第1期
47. 《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载于《中国战略观察》2010年第5期
48. 《“十二五”时期外贸发展环境及应对策略》,载于《国情与战略》2010年第1期(总第1期), 2010年9月
49. 《经济放缓更需宏观调控给力:对当前世界经济运行态势及对我国的影响和对策的思考》(毕吉耀、张哲人),载于《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7月7日第B01版
50. 《亚洲经济需要强大中国引擎》,载于《环球时报》2011年7月25日
51. 《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载于《对外经贸》2012年第4期
52. 《美国QE3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毕吉耀、张哲人),载于《中国金融》2012年第19期
53. 《新一轮全球经济调整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毕吉耀、张哲人),载于中国外交学会主办《外交》(英文季刊),2013年第1期
54.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四大趋势》,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10月10日第2版
55. 《新形势下如何赢得开放红利》,载于《时事报告》2014年第4期
56. 《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加深》(毕吉耀、张哲人),载于《中国金融》2014年第10期
57.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全球治理结构变化》,载于《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5期
58. 《全球直接投资及我国利用外资形势》(毕吉耀、李大伟),载于《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第2期
59. 《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载于《人民日报》2015年5月10日
60.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载于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中国政府网等转载,2015年8月7日
61. 《2016年国际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载于《中国投资》2016年第3期
62.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源》(毕吉耀、张哲人), 载于《求是》2016年第6期(2016年3月16日)
63.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载于《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4期
64. 《“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环境、思路和建议》(毕吉耀等),载于《国际贸易》2016年7月
65. 《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的重点任务》,载于《国际经济评论》2016年第5期
66. 《客观看待当前外贸形势及对策建议》(毕吉耀、张哲人、李大伟),载于《国际贸易》2016年9月
67. 《号准全球经济发展脉搏》,载于《经济日报》2017年1月13日第14版理论周刊